在对学生家长的讲座中讲了“对家庭教育再认识”这一内容。其中我特别强调: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榜样。我认为, 家长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,积极的、消极的各种因素都在通过潜移默化的通道进入孩子的心灵。在孩子面前,我们大人千万不能忽视自己的榜样作用。要用自己的好习惯去培育孩子的好习惯。
父母要克服自己十个不好的习惯 :
1. 父母因工作繁忙、压力大,回到家看到孩子吵闹或考试成绩不好,就忍不住大吼,训斥起来。
评: 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,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。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,对孩子很粗暴,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,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。
2. 父母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当着孩子的面吵翻天。
评: 家长的对立、争吵,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。家长吵架时的神态、姿势、语气、语调、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.日后孩子对他人也会出现说粗话、脏话和攻击行为。
3. 父母辛苦工作,勤俭持家,舍不得给自己买什么,可是对孩子却很大方,他要什么都照给不误,不教育孩子节省。
评: 家长的这种“爱”,会使孩子只懂“得到”,不懂“付出”。孩子体会不到挣钱的辛苦.我们要记住一句名言:“你要毁掉一个孩子吗?那你就对他百依百顺."
4. 父母每天下班回到家里,总是习惯性地问孩子:“今天学习怎么样?考了多少分?不要看电视,去做作业!”一边问,一边自己去看电视,看报纸。
评: 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习, 孩子们最烦家长专门问分数,其实,孩子们需要多方面的亲情沟通,孩子良好的心境,会使学习更好。
5. 父母经常不问青红皂白,就指责,惩罚孩子,后来发现自己弄错了,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,可是,为了维护大人的权威,不向孩子道歉,认错。
评: 家长有了缺点错误,对孩子有了误会,拒不认错,没有道歉的习惯,这反而会降低家长的威信,孩子也会学着倔强,坚持缺点错误。
6. 父母 因工作上的不如意,家庭亲戚间的矛盾,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他人的坏话,抱怨单位或别人没有关照和帮自己解决问题。
评: 在面对困难和失望的时候,家长不能积极地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,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,这不仅无济于事,还给孩子做了一个不好的表率,使孩子也会养成遇事抱怨他人的不良习惯。
7. 父母带着孩子在外购物或游玩,经常为一点小事与营业员或他人争吵,毫不宽容,退让。
评: 家长这样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,使孩子误以为吵架、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 ,于是孩子也会学着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。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:谦让是强者的美德。
8.父母在口头上总是教给孩子做人的大道理,而在实际行动中却让孩子与他人争道,抢位子,或者在“禁止入内”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等等。
评: 家长言行不一致,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道德感的孩子,会留下矛盾的道德观,当当孩子长大后,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、种种诱惑时,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。
9. 孩子试图拆开家里的一些物件,想看个究竟,或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.父母总是怒斥:“小孩子懂什么?不准乱动!”
评: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可做、哪些事不可做,可是,简单说“不”,只能破坏亲子关系,压抑孩子的能动性,甚至扼杀孩子的创造萌芽,影响孩子的发展。
10. 父母经常为赡养对方的老人而发生矛盾,在孩子面前出现不孝敬的言行,甚至不让孩子去看望老人。
评: 家长不为孩子树立孝道的榜样,那么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!
父母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:
1、认真做事,说了就要做的习惯 ;
2、遵守纪律,能与同伴合作的习惯;
3、勤动脑筋,遇事多问为什么的习惯;
4、计划守时,现在要做的事,不拖到以后去做的习惯;
5、认真听讲,不懂就问的习惯;
6、求知问道,读书、看报、看电视新闻的习惯;
7、不怕困难,善于苦中取乐、坚持不懈的习惯;
8、讲究整洁,穿著、书写整齐、美观的习惯;
9、爱好广泛,参加体育锻炼、艺术活动的习惯;
10、勤俭节约,不乱花钱,不浪费物品的习惯;
11、充满爱心,帮助弱者,关心他人的习惯;
12、为人正直,不撒谎,不骄妄,有错就改的习惯;
13、锻炼身体,讲究卫生,养成健康学习生活的习惯;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