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调研重要讲话精神
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:唯改革才有出路 唯创新才有未来--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调研重要讲话精神、
历史不会忘记这震撼人心的一幕:1978年,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。一份大包干的“生死契约”,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。日前,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期间,专门来到小岗村,走进大包干签字的“当年农家”院落,重温改革、擘画未来。“唯改革才有出路,改革要常讲常新”,习总书记把握“十三五”发展的历史方位,明确表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,深刻阐明新一轮改革的鲜明特点,科学论述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,为我们加强改革创新、决胜全面小康指明了实践方向。
改革开放永无止境。如果说当年小岗村乃至全国面对的是如何解决温饱的问题,那么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,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中国,面对的是“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”,面临着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风浪险礁。“啃硬骨头多、打攻坚战多、动奶酪多,是新一轮改革的特点。”总书记的精辟论断,既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特点、现实难点所在,也明确了改革攻坚的制胜之法。
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,首先要刀刃向内、敢于自我革命;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、摆脱思维定势、固有模式、路径依赖,重点要破字当头、迎难而上;面对扶贫攻坚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改善民生等一系列硬骨头、硬任务,根本要激发动力、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。开弓没有回头箭,改革关头勇者胜。今天的改革,是在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改革,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,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,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。
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,加强改革创新,才能闯出发展新路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、行为方式、工作方式的变革,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、社会关系、利益关系的调整,不改革就只能是坐而论道,最终到不了彼岸。对各地各部门而言,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为重要的改革课题,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最好实践课堂。
从抓好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等五大任务,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,再到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,没有立等可取的良方,也没有一律适用的标准答案。只有着眼地方实际,立足自身优势,通过改革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、优化现有供给结构,在崇尚创新、注重协调、倡导绿色、厚植开放、推进共享中各显神通,才能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、打造新引擎,推动发展航船行稳致远。
“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。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保障和改善民生,才能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,为改革发展凝心聚力、增添动力。改革为了人民,又依靠人民力量来推动。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社会问题矛盾增多的情况下,民生工作只有更加突出问题导向,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,履行好保基本、保底线、保民生的兜底责任,才能让群众吃上“定心丸”,为改革铺平道路。比如,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,从化解过剩产能到处置“僵尸企业”,会有一些职工下岗。更加注重就业问题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落实和完善援助措施,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,就能有效纾解改革阵痛、化解改革阻力,增强发展的公平性和普惠性。
江淮春风浩荡,改革大潮澎湃。从拼着身家性命只为吃饱肚子,到过上文明现代生活,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,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改革的时代伟力。如今,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绘就改革发展新蓝图,为我们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行动指南。各级领导干部想改革、议改革、抓改革,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,带领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建功立业,我们必能凝聚起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,续写中国发展的崭新篇章。
原标题:新华社评论员:唯改革才有出路 唯创新才有未来--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调研重要讲话精神
|